最近風頭正勁的2025上海車展,被譽為“全球汽車科技風向標”,智能化、電動化技術井噴式創新,對汽車后市場的格局、對從業者的技能與素質的影響與要求,都提出了新挑戰。
2025上海車展展出的車輛類型豐富,涵蓋燃油車、純電車、插混車、增程式等全動力類型車型。車型種類包括轎車、SUV、MPV等,還有飛行汽車和具身智能機器人嶄露頭角。
1 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現狀
從車展來看,燃油車與新能源車展出情況懸殊很大。燃油車數量相對較少,共有30款。但一些車企仍推出了燃油車新品或展示了相關技術,如一汽奧迪基于PPC豪華燃油平臺打造了全新奧迪Q5L等車型,還展示了最新一代EA888 Evo5 2.0TFSI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動機。
新能源車成為主角,參展新車高達67款,占比69.1%。小米汽車、鴻蒙智行等眾多新能源品牌首次亮相。在技術方面,智能駕駛、智能座艙等領域創新成果不斷,如小馬智行首發第七代車規級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方案,佑駕創新推出座艙大模型解決方案智能管家BamBam。動力方面,寧德時代展出鈉離子電池——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,欣旺達發布新一代BMS產品智能電芯2.0。
2 汽車行業未來趨勢
從車展的情況可以清晰看到未來汽車行業發展趨勢——
- 電動化持續推進:新能源車的市場占比將繼續提升,技術不斷進步,如電池技術改進推動續航里程增加、充電時間縮短。
- 智能化加速發展:智能駕駛、智能座艙等智能化功能將成為汽車產品的核心競爭力,車輛將更加智能和人性化,實現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,為用戶提供個性化、全場景的智能服務。
- 產業協同加強:科技企業、零部件企業與車企的深度合作將不斷深化,共同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。
3 汽車后市場影響與變化幾何
整車的發展密切影響著后市場,主要有以下幾點。
- 營銷方面:汽車后市場的營銷方式將更加注重場景和體驗,通過線上線下聯動,精準定位用戶需求和平臺使用習慣,進行有針對性的內容設計和關鍵詞優化,以激發用戶的購買欲望。
- 市場變化:隨著新能源車的普及,汽車后市場的需求結構將發生變化,如新能源汽車的維修保養、電池回收等領域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。同時,智能化的發展也將促使后市場提供更多與智能設備維修、軟件升級相關的服務。此外,中國汽車出口激增將帶動海外后市場的布局。
4 后市場從業者技能和素質需求變化
新的汽車后市場形態,勢必對從業者的技能和素質提出新需求,包括以下幾點。
- 技術技能多元化:傳統燃油車維修技師需要掌握新能源汽車技術,如高壓電氣系統、電池技術等。例如理想i8的800V架構普及,要求維修人員具備高壓電操作資質。此外,從業者還需熟悉智能駕駛、智能座艙相關的傳感器、芯片、軟件系統的維修和校準技能,如問界M8搭載的華為ADS 3.0系統整合多個高精度感知硬件 ,維修人員需掌握其校準、清潔、更換服務技能。
- 持續學習能力:汽車技術更新換代迅速,從業者必須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較強的學習能力,主動關注行業動態,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,才能跟上車展所展示的技術發展趨勢,滿足市場需求。
- 數據分析與診斷能力:智能診斷工具的普及,要求技師掌握數據分析能力,能夠通過智能診斷設備讀取和分析車輛運行數據來輔助故障診斷。例如小鵬圖靈智駕系統依賴的72B參數模型訓練體系,維修人員可能需要通過云端調取車輛運行數據輔助故障分析。
- 溝通協作能力:汽車后市場從業者需要與多方進行有效溝通,包括客戶、車企、零部件供應商、保險公司等。如與客戶溝通時,清晰了解客戶需求,提供專業建議;與車企和供應商協作,獲取技術支持、配件供應等;與保險公司合作,處理理賠相關事宜 。
- 創新與應變能力:面對市場變化和新技術的沖擊,從業者需要具備創新思維,能夠提出新的服務模式和解決方案。同時,要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,快速適應行業變革帶來的工作內容和方式的變化。
本文為汽配圈公眾號原創文章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-- END --
(點擊上圖了解愛多雨刷詳細信息)